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 January 19, 1987)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具体如下: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

(2)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6425.html

(0)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0年5月27日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0年6月12日 上午8:02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厅[2004]16号) 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教育部办公厅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

    2021年3月29日
    2.7K1
  • 摄影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摄影实践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案例1:武汉大学:看电影+拍电影 微电影《春到茶山》是武汉大学学生的作品,也是他们对于思政学习内容的感悟。《春到茶山》表现的是同学们走出校园,前往湖北恩施白果树村实地考察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情况。通过镜头的拍摄,同学们意识到要想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当中,并不能仅仅走一种形式,而是要怀揣赤子之心,与群众培养感情。同学们走入一些未脱贫的农户家里边,心里受到了很大触…

    2019年11月29日
    9.9K0
  •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改项目研究》 课题指南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改项目研究分为专创融合共性研究和结合具体专业研究两类,共有32个研究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一、共性研究项目(1个项目) 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一般规律及机制研究 二、本科高校研究项目(12个项目)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哲学教育研究 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经济学教育研究 4.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法学教育研究 5.创新创业教育融…

    2019年3月7日
    3.3K0
  • 《无机化学》线上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一、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建设情况概述 《无机化学》的课程思政以科学史和时事热点为基点,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华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论、社会公德、人文道德等思政元素。 任课教师和课题组同事以上述内容和思路为基础,搜集相关素材,集体讨论、研究后,在各自的课堂上应用,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可在短期内量化。 本学期受疫情影响,全部改为线上授课,但是…

    2021年2月13日
    5.2K0
  • 告别拖延症(三)

    时间管理专题: 告别拖延症(一) 告别拖延症(二) 1.时间管理在于优先做重要的事。 2.每天只计划 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3.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 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4.重视你的时间,并使其值得重视:你的时间值 1000 美元/小时,你得动起来。 5.不要多任务…

    2020年3月28日
    2.6K0
  • 以师范认证理念为指导 保障和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内容摘要: 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用师范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为指导,通过对课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用科学精准可测的目标引领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优质而充沛的线上学习资源,开展多种方式方法的线上教学互动,把教学变为课前引导、课上指导交流、课后随时呼应答疑督促反馈的全天候活动,并随时进行课程平台的数据分析,持续改进教学,使教师…

    2020年5月6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