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讲真理——打造有情怀的线上思政课堂

用真情讲真理——打造有情怀的线上思政课堂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渠道,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战争”和充满挑战的线上课堂,思政教师理应扛起政治责任与教育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线上教学方式和内容。

宋代朱熹有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面对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逆行者”的坚定无畏、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医护者的奋勇向前,志愿者的大爱无私、普通民众的鼎力支持,以及在共同战役中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鲜活素材就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用真情讲真理——打造有情怀的线上思政课堂

(将“战疫”元素融入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有故事有情怀有思想的课程,教育的主体、客体、载体都是有灵魂的。于我而言,开展线上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保障——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实现其思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

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面对面课堂上“望闻问切”的立体教学优势难以发挥,我认为线上教学需要解决三个难点:

一是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

二是课堂状态把控的问题

三是师生信任关系建立的问题

为争取线上教学的最佳效果,经过几周的摸索实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以期部分地解决问题,并将教育理念和情怀从线下延续到线上。

(一)赏心悦目才能入耳入心

线上课堂的氛围营造教学是一项愉悦的活动,要想让学生“入耳入心”,首先课堂氛围应该是“赏心悦目”的。如何在线上营造出既严肃严格严谨又温馨幽默智慧的线上学习氛围,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在教学态度上,用真情讲真理,以了解学生为前提,用真诚的态度,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灵活的表达方式,踏踏实实讲好课,不虚夸、不做为、不端架子。开学第一课,我以《国人当自信》为主题结合新冠疫情中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展开教学,用幽默真挚的语言消除素未谋面的隔阂,关心学生线上学习条件是否充足,有何困难,并用“卫公孙朝问于子贡”的典故告诉学生“夫子焉不学”的道理。教学中时常提醒学生要严格、安心的居家防护,告诫学生“不出户庭,无咎”。在签到方式上,偶尔在学习任务完成较好的班级使用“抢红包”签到,旨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时事的关心,对青春的迷惘,对未来的期冀,都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动力。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上,我每天坚持用大量课下时间逐条回复点评学生的答案和讨论,随时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指正鼓励。在解答和评价中用专业和博学赢得学生的信赖。

(二)有才有料才能有质有效

教学设计的重新布局授课方式的改变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线上教学主要采取“以研讨专题带动资料学习”的方式。每周安排预设任务,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复合型研讨题目,并对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观点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准确、结构完整。例如,第一周研讨题目为:既然中国近现代史是灾难史、屈辱史,那么今天我们如何从近现代历史学习中汲取民族自信呢?第二周研讨题目为:假如马嘎尔尼愿意给乾隆皇帝下跪,中方同意英皇的通商条款,中国有可能搭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便车吗?第三周研讨题目为:中日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在60年代同时开启了保留君主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结局为何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腾飞,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衰落”呢?第四周研讨题目为:《周易·系辞》曰“变则通,通则久”,“变中求存”的道理广为认可,为什么晚清政府进行过三次改革,却依然在改革中灭亡?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在规定时间完成书面表达。我会及时地对学生的答案一一回复点评。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开放式的、体验式的中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公开课。我会在教学内容上,恰当、适时的融入抗击疫情信息,多维度解析“抗疫战争”,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以此增强青年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责任使命感。除了常规研讨式互动,还与师范专业的同学约定了“开学见面礼”——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形式:学生分组准备10分钟PPT课件加讲课展示(有选题指南),老师则会围绕互动中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做45分钟的专题讲座。

(三)慎言慎行才能可信可敬

授课过程的细节处理利用社交工具(如微信、QQ等)的线上课堂更要注重授课细节的处理,既不能空洞枯燥,也不能云山雾罩,更不能口无遮拦。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教育性很强,但万万不能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和枯燥的道德说教,“空对空”的讲授效果会适得其反。好的思政课是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的,有深度还得有温度。思政课教师要有信仰和情怀,思政课内容要有灵魂与血肉,思政课讲授要有激情和创新,思政课氛围要有互动及交流。我的授课过程注重启发式教育,努力做到在如沐春风、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和感悟。

为避免线上学习的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我在教学中多运用文学的语言和方法,讲真故事、讲好故事,让学生即便是隔着屏幕也同样能够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把握客观规律,在现象的纷繁芜杂中看清事物本质,在英雄的悲欢离合中彰显历史使命,达到既有惊涛拍岸的声势,又有润物无声的成效。古人说“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必须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才能讲得敞亮、讲得深刻、讲得透彻。“云遮雾罩模棱两可”只会让人感到似懂非懂、难识全貌,必然不能给学生以信服。讲历史故事如果不注重声情并茂的细节,只讲概述和脉络,就像生冷的馒头让人难以下咽,食之无味。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上,如果失去严谨严格严肃的态度,教学氛围过于放松随意,信口开河,则会失去课堂把控,导致整个学期教学的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对老师的轻视和抵触。

暖风和煦,山青水碧,最美人间四月天。虽然线上教学不能时刻热切的望着学生,但隔着屏幕我依然能够感知到他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会心微笑。从“面对面”到“线连线”,教学的理念不变,情怀不变,目标不变,依然努力做到“以真理的力量感召人,以人格的魅力感染人,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以生动的形式吸引人”。相信很快就会迎来幸福时刻——在鲜花盛开的校园,与洋溢着青春笑脸的学生们相见。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5863.html

(3)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0年4月24日 上午9:33
下一篇 2020年4月26日 上午11:09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别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一个小故事让你明白伤害究竟有多大!

    在孩子最渴望爱、渴望被关注的年纪,很多家长却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而是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玩手机。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据说,有一种病叫“离不开手机综合症”。病症如下:   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或出没到一个无信号区域,就整个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到底知不知道,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

    2020年2月11日
    3.2K0
  • 工业4.0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工业4.0时代,对接产业、协同创新,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命题;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具有全球化思维的创新人才,探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本质要求。

    2021年12月15日
    1.3K0
  • 2020,中国十大社会热点大事记

    本篇文章摘取了2020年国内发生的十件大事,贯穿整个2020年的新冠肺炎事件,让人心痛的数字并未定格,上一份悲伤还来不及缓解,就要迎接下一场生离死别。愿逝者安息,生者当奋,人类携手与共,走出“至暗时刻”。在科技上,中国开启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离开地球那一天是一个美好的月夜。 一、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事件盘点 1月——新冠病毒疫情爆发 2019年12月初,武汉…

    2020年12月29日
    7.6K0
  • 密码保护:模型训练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互联网 2023年10月28日
    2.1K0
  • 高效团队管理课程五:团队形成过程的5个阶段

    团队的形成过程——五个时期 初创期 沟通期 工作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团队的形成——初创期 初创期的主要任务 确立目标 集合人员 初步接触 初创期成员的主要感觉 新奇 茫然 矛盾 恐惧 初创期成员的主要行为特点 被动 适应 保护自己 团队的形成——沟通期 沟通期的主要任务 相互沟通——三不原则:不批评、不讽刺、不封锁 建立信任——三真原则:真诚、真实、认真 提…

    互联网 2020年5月23日
    2.8K0
  • 精!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撰写要点(非常详细)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四年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比肩而立,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2023年2月25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