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活80岁,真正能够利用的时间才9.5年!)
你是不是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越来越焦虑?
你不停的再做,却发现做完的事情里没有一个是重要的事,你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了呢?
第一步总结原因,找出“病症”
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下来,这能让孩子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多重流程图(Multi flow map)能更清晰地帮助孩子们分析因果关系,下图左边是原因,右边是结果:
因果关系也可以通过树状图(Tree map)来表现。总而言之,不同思维导图是可以灵活切换的,视孩子的兴趣而定。
来自辽宁沈阳的11岁半的Summer就画了树状图:
来自广州的9岁半zivi,就用了头脑图来总结时间是如何在不经意的坏习惯中流逝的:
第二步24小时全记录-抓住无故流失的时间
用思维导图总结原因,找出“病症”之后,孩子们就可以来系统地看看,自己的每个24小时是怎么用完的。先选定一天,把每一个小时的事情填进下面这张表,让孩子自己学会观察时间都去哪儿了:
来自广州的12岁半的张乐然详细地记录了周末的每一个小时,由此,他发现自己花了两个小时来起床和吃早餐,原来自己一直是个“起床困难户”。
来自江苏的8岁半的蔡君宸则用饼状图代替时间表,他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自己的活动,比如灰色是睡觉时间、红色是学习时间、蓝色是娱乐时间、黄色是生活时间:
通过记录,他对自己的拖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用头脑图把自己的心得画出来,分别就原因、解决方法、总结和后续事宜作了一番清晰的计划。
第三步 拆分并优化任务,制定时间表
找到自己花时间的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改造24小时了,也就是制作最符合我们需求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例如下图中,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分析判断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然后,把筛选过的所有事项先后排列填进表格里。
比如11岁半的李厚行,他就用最简洁的方式,明确列出了自己要干的几项任务:
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重新梳理自己一天24小时内应该完成的所有事情,分成了“学校作业(必须完成)”、“其他必须完成的活动”和“想做,可做可不做”三项,按优先级排序:
来自广东茂名的11岁半杨舒婷,则用头脑图来制定时间计划,分为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四段时间来设计,每一段时间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且还将任务做了编号,用于提醒自己做了多少事,还有多少事要做的。
来自广西南宁的12岁半的马梓焜,不仅用头脑图做出了一份超详细时间轴,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来自上海的7岁半的朱禹豪,把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效率做了对比,发现,第二周的高效时间提高了整整一倍!
本文转载自,原文链接: ,本文观点不代表125jz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