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要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在同向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探索公共体育课程同向育人新途径,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言传身教,弘扬大师爱国情怀

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的中国武术泰斗蔡龙云,年仅15岁时就击败了俄国大力士马索洛夫,洗雪“东亚病夫”之国耻,被誉为“活着的霍元甲”。蔡老在世时,每年的开学典礼、迎新晚会、毕业典礼等仪式上,所有学生都会认真聆听大师寄语,参与大师讲座,接受大师授艺。蔡龙云的传奇经历对年轻人不仅是历久弥新的励志教材,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令张明珍印象最深的,是蔡龙云一生都在整理钻研他的经典拳种“华拳”。“每次听蔡龙云大师讲座,都能领悟到他有新的东西,说明他一直在钻研、传承。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力。”作为“武益社”的发起人之一,张明珍和同学们把这个社会公益学生社团开拓为第二课堂,定期到敬老院、社区开展专场武术表演和传统养生服务活动,向居民传授武术强身的知识方法;接待大中小学和社会团体开展“武术体验一日游”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乡村开展艺术支教、赈灾支教义演暑期社会实践。

开拓视野,传承创新提升影响力

虽自小习武,但武术学院的很多学生往往对武术文化缺乏系统认识。进入上海体院深造后,他们重新自省习武之路,也具备了更宽广的视野。上海体院曾做过一个统计,2016年学校图书馆借阅量前十的师生中,有4名是武术学院学生,作为“冠军”的武术系学生一年借阅了122本书。

该院本科大三学生李梁敏在业余时间担任中国武术博物馆的讲解员。这家位于上海体院校区内的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李梁敏为自己能当上博物馆讲解员而自豪,“意识到自己有一份责任,要把武术的精神传承下去。”李梁敏还是学校“一校一拳”的教练,参与到中小学教拳的社会实践,“我们常说拳不离手,是精益求精的训练要求。在现代社会,这体现的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受益。”

“体育强国”系列思政课程

5月31日下午,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强国”系列课程第二讲第三讲精彩开讲。课程分别邀请了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宇,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教授黎涌明,和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的陈国强副教授,分别就“全民健身做为国家战略框架下的体育与体育科学”、“体育强国梦之竞技体育科学”、“马拉松运动与中国体育发展”三个主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课程伊始,刘宇教授向同学们做了“全民健身做为国家战略框架下的体育与体育科学”的精彩讲解。刘宇教授首先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足球改革、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宏观大背景出发,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体育特别是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并提醒体育专业的同学们在成绩与失败面前要宠辱不惊,把体育精神、大国风范牢记心中。接下来,刘宇教授将体育与体育科学以及医学的目标和人类的健康与福祉联系起来,将整堂课程带入了高潮部分,并通过众多科学实验以及研究报告的数据证实了运动与人类健康的直接关联性,并尤其提到了体力活动可降低某些疾病风险。在此基础上,刘宇教授殷切的希望并鼓励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体育训练而且更要进行体育理论研究,为人类健康福祉做贡献。

在课程进行到高潮阶段,刘宇教授邀请黎涌明副教授专门做了竞技体育科学的介绍,黎老师从体育强国梦的提出出发,借鉴英国体育强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英国竞技体育体系,围绕我国竞技体育现状,介绍了世界运动训练学发展脉络,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自己的体育强国梦想,对中国夏季奥运会金牌项目、体育与运动科学以及专业运动员的发展都展望了美好的发展愿景。

课程最后,刘宇教授以及黎涌明副教授也热情回应了同学们问题,并鼓励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同时,不忘体育科研,不忘中国体育发展、不忘人类健康福祉,并引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寄语在场的各位同学,希望每一位大学生的未来绚烂多彩!

陈老师在报告中用大数据和相关视频资料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情况,强调这项运动不仅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成为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很多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已经演变成一个城市的节日,由于参与人群众多。更积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陈老师也指出,虽然马拉松运动有助于磨练我们的意志品质,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为此,陈老师勉励我院青年学子要更多地学习马拉松精神,积淀专业学习素养,善于在各项体育运动中磨练并养成我们自律、坚毅的品格,服务奉献社会,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4521.html

(18)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19年11月28日 上午10:36
下一篇 2019年11月29日 上午8:54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教研活动”如何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要求

    ——“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录) 一、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一句话就是在组织内部建构“学习型组织”。 (1)这是学校、学院、教研室等层面组织教师群体,在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相互赏识分享、相互借鉴融合、共同改革创新的一个教学研究活动平台,是学校、学院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是深化学校教育、学院教学…

    互联网 2020年5月19日
    3.2K1
  •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一、内容概述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为主线,在物理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实现“以物理人”与“以文化人”的结合,达到了科学性、文学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获得了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1年2月13日
    6.2K0
  • 高效团队管理课程二:团队成员的动力、知识、能力、文化、价值观(免费分享)

    团队成员的动力来源 共同愿景 报酬体系 公平与合理 基于团队与基于个人相结合 企业文化 团队成员的知识 了解目标及其意义 了解自己的角色要求与其他团队成员的特点 了解合作及其意义 了解绩效及其意义 了解团队的行为规范 了解团队的行事模式 正确完成任务的模式 正确解决问题的模式 团队角色交往模式 团队成员的能力 多角度思维能力——六个思考帽 沟通技能:表达与倾…

    互联网 2020年5月19日
    2.7K0
  • 任正非:员工要多一点打工意识,少一点主人翁心态

    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华为,当时只是一家小的销售代理,发展至2018年,华为全年的全球销售收入首超千亿美元,2018年度华为手机(含荣耀)全球发货量突破2亿,稳居全球前三。 在公司迅猛发展的同时,华为的员工数也一直在持续增长。根据华为最新发布的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8年底,其全球员工总数18.8万人;其中,在海外聘用的员工总数超过2.8万人。 今年7…

    2019年9月12日
    3.4K0
  • 新职业教育法”新”在哪? “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系误读

    4月27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内容的有关情况。这是近期教育领域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职业教育法时隔26年首次修订,新法新在哪儿?新法有诸多新的表述,其中备受关注的初中毕业后的“普职分流”取消了吗?即将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还传递出哪些信号?

    2022年5月4日
    2.2K0
  •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布:职业教育教研教改课题领域清单

    在职业教育加速迈向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24年职业教育教研教改课题领域清单,为职业院校教科研人员指明了创新方向与研究路径。这份清单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职教改革痛点,覆盖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发展等六大核心领域,既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线图”,也是激发教科研活力的”加速器&#82…

    2025年2月23日
    15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