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关注社会价值和生态
设计向上的顶层,我认为应该是关注社会和站在人类生态更高的角度,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大,所以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马斯克的火星链计划,是考虑未来对人类的向外探索和找到第二适存空间而展开的计划,所有的一系列技术研发和设计,都是基于这个伟大的目标为最终方向;再比如蚂蚁森林种树、阿里普惠体……这些都是站在为整个社会和人类创造普惠价值的角度。
底 层 知 识
从中间水平线,依次往下 👇 ——————————-
06、熟悉设计基础原理
一张设计画面涉及到不同的设计技能,字体设计、文字排版、画面构图……但是背后都需要了解一定的基础原理知识,如:版式原理、色彩原理、透视原理、字体原理、动态原理……如果不够了解熟悉,那我们很容易在设计过程当中某些问题点无法准确判断设计是否存在问题,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画面调整。所以,基础原理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必备的内在基本功。
举个例子:
【版式设计原理】
版式设计不能像绘画创作那样以表现内心情感为首要目的。在用其传达具体信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版式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依照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设计,所谓艺术化的创造,当以符合原理为前提。
【透视学原理】
一般大家都知道1点透视、2点透视、3点透视,但很少人知道4点透视、5点透视,而这些较为复杂的透视原理,一般会用于插画、漫画、艺术等行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夸张的日漫画面,多数就用到了这些透视原理。
大部分时候,我们可能用不到这些复杂的原理知识,但深入了解研究下并没有坏处,拓宽了解更多的知识面,在未来不确定的变化中,说不定某一天就能派上用场。就好像爬山一样,在没有翻过这座山之前,我们以为眼前的山就是最高的,殊不知当你爬上山顶,才发现原来有更多更高的山峰……
07、运用设计原则和心理学定律
《设计心理学》作者唐纳德·诺曼说过“好的设计实际上比糟糕的设计更难被注意到。”这句话本意是好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契合我们的需要,融入生活难以被察觉到,好的设计为我们服务却不引起我们对它本身的注意。但糟糕的设计会暴露出它的不足,而更加引人注目。
但我们细想,那些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好设计也正是遵循了基本的设计原则,并且符合人们的心理诉求,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学定律。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
当物体彼此靠近时,这些物体被看作是一个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这里说的就是格式塔原理中的“邻近性原则”。将邻近性原则运用到版式设计中,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设定文章的段距要大于行距,行距要大于字距。
类似的还有“相似性”、“闭合性”、“对称性”、“连续性”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学习。
比如,还有著名的希克定律“当给予用户选择权越多,他们做出决定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长”。因此,建议在界面设计中保留较为重要的选择项,包括按钮,图片,页面,删除不必要的选择,这样可以使产品的可用性更好。
再比如,用户体验设计中常用的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需求层次理论最开始包括基础的五个层次,后来马斯洛又对其进行了修订(如下图)。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当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人的本能会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只有当低层级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设计师要懂用户,包括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行为动机,还有诸如“色彩心理学”等心理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些设计原则和定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08、建立自我认知系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另一个层次,很难靠同一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设法提升自己的认知后,才能解决低层次的问题。”
认知,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可以运用到所有行业、所有事物上。一个人的底层认知,决定了其逻辑思维、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换句话说,如果底层认知出现问题,那么方法、逻辑、思维这些就会出现问题。
张一鸣曾在一个采访视频中说到:“你对一件事的认知越深刻,你就越有竞争力。”认知是指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最终会决定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选择。但认知的惯性,又会导致我们不太容易接受认知以外的事情,也就有可能会错失很多当前认知以外的机会。
再回到我们设计专业中,比如“审美认知”,说白了就是设计中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一点对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决定了设计工作中对设计风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当下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审美认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可以被塑造的观念和习惯。所以我们平时才会花费大把时间关注收集设计前沿资料,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审美和眼界。
设计师该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 “认知即痛苦”。构建知识体系有一个原则,知识体系一定要是自己的,且必须是自己亲自搭建的。否则,填充的知识内容如果不经过自己亲自整理,就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记忆。我也曾尝试把别人的知识体系拿过来用,但会发现很多别人整理的内容其实对自己并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而且体系的思路也会有不太匹配的地方,所以别人整理的知识体系最好只是作为参考。
最后,在长期的设计工作中,我将这些工作方法、设计原理、策略思维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并结合当下设计团队的工作常态,逐渐梳理出这套针对自己较为实用的知识体系框架,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各位设计师能有所启发和共鸣。
作者 | Peng蓬
来源 | 芝士追光(id: Dcheese2022)
本文转载自,原文链接: ,本文观点不代表125jz立场。